OK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查看: 2129|回復: 1

[轉] 吃火鍋的古早與懷舊-圓環帝一

[複製鏈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開心
    15 小時前
  • 簽到天數: 5226 天

    連續簽到: 16 天

    [LV.Master]伴壇終老

    發表於 2010-12-17 21:45:37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    本帖最後由 fallrainchou 於 2010-12-17 09:46 PM 編輯

    有人吃火鍋是想吃肉,有人吃火鍋是愛海鮮,有人吃火鍋是讓全身熱呼呼,但在帝一吃火鍋,是吃它的古早與懷舊。

    寧夏路靠近南京西路圓環那頭有一家帝一火鍋,老一輩的人記得重慶北路上第一火鍋的風光,但不確定這家帝一是不是那一家第一;我看帝一是一家融合兩種舊時代流行產物的自助式火鍋店,一樓的吃到飽火鍋料擺在迴轉道上,不停地在眼前轉來轉去,;二樓有玻璃小拉門的多層大型冷藏櫃,每一層都安裝粉紅色的霓虹燈管,所有單點火鍋料都打上一層紅撲撲的詭異色彩。





    圖說:老實說,會打上這種燈光的地方通常是賣肉的攤子,例如傳統市場的豬肉攤,或是超市豬肉的展示櫃,帝一火鍋二樓深處的火鍋料冷藏櫃,竟散發如此鬼魅的感覺,但有趣的是冷藏櫃裡有海鮮,有青菜,就是沒有肉,肉是現點現切.(王瑞瑤攝)




    圖說:被紅燈打成粉紅色的白蘆蝦,看起來是不是更詭異?而且有的火鍋料因為被光染色還看不太清楚是什麼東東,這或許也是古早味火鍋一環.(王瑞瑤攝)




    「這家帝一就是以前的第一啦!」70歲的老闆簡吉田指著二樓的一面大燈箱,上面清楚記載帝一的發跡與演進。民國51年簡吉田在圓環燒木炭、升烘爐,賣沙茶火鍋,當時一份賣15元,客人天天排隊。

    民國58年他在重慶北路成立第一餐廳,除了沙茶火鍋外,又加賣石頭火鍋與韓國烤肉,生意還是好到不行,每天光是攪進沙茶裡的雞蛋就高達2500粒,所以之後陸續在附近又開了兩家火鍋店。




    圖說:牆上的照片讓我想到我媽媽年輕時的模樣,時光倒流三十幾年,照片退色的舊舊畫質,相片裡男女的穿著與打扮,招牌的樣子,細看很好玩.小時候我老爸開工廠,也拍了很多類似員工合照,貴賓來訪的照片,照片裡帝一開幕的大花圈,現在也很少見了.(王瑞瑤攝)




    直到民國65年,他賣掉忠孝東路聯合報附近的土地,拿了2500萬元的現金買下帝一這棟樓,大大的店面,大大的招牌,寫上四大招牌料理:沙茶火鍋、石頭火頭、韓國烤肉與砂鍋魚頭,3、40年前的風光全在留在發黃的照片裡。

    「圓環在那個時候最旺,光是附近的戲院就有五家以上,想吃火鍋就要排隊,林青霞、張小燕、陳莎莉都來排過,秦漢和他的前妻邵喬茵等兩個小時,吃四個小時,就連蔣緯國也派副官來排隊,自己坐在車子裡等。」說過去,簡吉田如數家珍,而第一與帝一不同名,是怕客人約好了等錯地方,故意取同音不同字。

    23歲開始便大膽在圓環附近建立火鍋王國,簡吉田對台灣火鍋流行史一清二楚,他說光復之後壽喜燒流行了一陣子,取而代之的是福州料理砂鍋魚頭,然後是西門町興起的沙茶火鍋、峨嵋街的韓國烤肉,再來是石頭火鍋,之後演變成火烤兩吃,進入涮涮鍋時代,「帝一在當年是全台北市第一家迴轉涮涮鍋店,那個年代吃火鍋是補充營養,現在則是為了健康。」




    圖說:帝一火鍋的董娘沈金鶴與董座簡吉田,有人認為他們不該賣掉台北東區的土地來買帝一這棟樓,但我以為就是因為守著這片舊社區,才能保留那麼完整的古早味.(王瑞瑤攝)


     與前總統李登輝是三芝同鄉,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生前天天跑到帝一串門子,交遊廣闊的簡吉田不諱言起家全靠朋友,「沙茶火鍋的做法來自西門町老字號清香老闆娘阿彥,韓國火鍋則是峨嵋街阿里郎老闆金佑天,這都是火鍋的始祖店。」

     老闆介紹歷史,老闆娘沈金鶴張羅火鍋,但不論是石頭火鍋或是沙茶火鍋,董娘刻意加了很多五顏六色的魚漿製品,拍照雖漂亮,味覺卻疲乏。

    「那麼多火鍋料是應客人的要求而追加,以前帝一火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沙茶、湯頭與牛肉,至於火鍋料只要四大天王:脆丸、魚餃、毛肚與魷魚。」簡吉田表示,只有懂得帝一的人才懂得古早味的吃法。






    圖說:古早味火鍋的四大天王-脆丸,魚餃,魷魚與毛肚,脆丸原料雖非昔日,但彈性與味道都不錯,魚餃經過特選,比市售冷凍魚餃要好,魷魚我沒試,因為聞起來很腥,在此先聲明,毛肚的份量非正常份量,是為了拍照而切出一大盤,而且是現點現切,沒出現在冷藏櫃裡.(王瑞瑤攝)


    簡老闆說,玉米會壞了湯頭,番茄太多也不行,最糟糕的是豬血糕,一不小心黏在鍋底,就有臭火乾味(燒焦味),帝一的湯頭加了雞骨與扁魚,以前的脆丸是狗母梭做的,愈煮湯頭愈好,現在則改為旗魚,滋味也不錯。牛肉主要是本地牛,有肩胛的三角、腹肚的五花兩種部位,其中三角肉極為獨特,不但肥瘦分明,燙熟後肥Q瘦韌,愈嚼愈香。




    圖說:帝一的牛五花,以本地牛而言,油花分布狀況還不錯,不過還是上面圖說的那一句話,份量因為拍照而增多,至於是否每次吃都那麼油?本地牛不像進口牛,沒有一定標準.(王瑞瑤攝)




    圖說:看到這盤三角尖,我嚇了好大一跳,從小到大只在元香吃沙茶火鍋,而且獨鍾這一塊肉,沒想到在帝一也吃得到,價格還更便宜,不過要提醒饕客,本地牛不似進口牛這般柔軟多汁,涮熟後帶有濃重的牛味,而且纖維較硬,要像牛一樣努力咀嚼,否則很難發現本地牛的優點.(王瑞瑤攝)


    至於沙茶醬的原始配方雖出自清香沙茶火鍋,但簡吉田調整成自家味道,顏色淺、顆粒細、入口滑、花生濃,只要加一點兒醬油就很好吃,「這裡面的材料超過30種,是帝一的最高機密,我不能告訴你。」




    圖說:帝一的沙茶醬源自西門町清香,而清香與元香又出自同一家,但是我覺得帝一與元香的沙茶醬並不相同,雖然兩家沙茶醬的顆粒與質地都很細,但帝一把花生粉加進沙茶醬裡,是綜合的火鍋沾醬,至於元香則是單純的沙茶醬.(王瑞瑤攝)


    一樓雖比二樓便宜,每人168元+10%吃到飽,但老闆承認二樓的用料比一樓好,連餃類的等級也不一樣,二樓單點火鍋料每盤最貴150元,最便宜30元。這種平價的懷舊愈來愈少見,多一點兒預算,少拿一些火鍋料,古早的氣味自會慢慢浮出來。


    INDEX:

    帝一火鍋
    台北市寧夏路23號
    02-25564176
    回復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開心
    2011-6-25 05:06 PM
  • 簽到天數: 303 天

    連續簽到: 0 天

    [LV.8]以壇為家I

    發表於 2010-12-19 15:13:03 | 顯示全部樓層
    看上去真是不錯
    看能不能來高雄開一間啊
    回復 支持 反對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    本版積分規則

    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OK討論區

    GMT+8, 2025-7-3 03:06 PM , Processed in 0.115103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