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貝懿 發表於 2011-3-17 09:22:48

{轉}糟了 其實沒那麼糟

「糟了!我的兒子是寫小說的……」,鼎鼎大名的作家黃春明,在兒子黃國峻著作的小說《盲目地注視》序文上,寫下這幾個大字。
黃春明的「糟了」,多少道出做父親不放心兒子步後塵的心聲。

  看到「糟了!」的描述,我倒認為那是舒緩內在緊張與不安的心緒,正因為感覺到危機,才會收起散亂情緒,提振精神,面對可能遭遇的難題。

  我認為黃春明寫下的「糟了!」,最深層的意義應該是對兒子的期許及鼓勵,冀望黃國峻堅持自己訂下的人生目標,提筆寫出引人入勝,獲得社會大眾共鳴的小說。

  但我知道有很多人對負面字眼非常敏感,往往不能釋懷。

  一聽到有人慌張地說:「糟了!電腦怎麼當機了,所有資料不是都完了嗎?郁婷,又是妳!妳再敢亂動就試試看?」嚇得郁婷不知所措,好像所有事情都是因為自己不小心所引起的,每個人都要跟她作對,弄得她掉下委屈的眼淚。

  難道郁婷連一點抗壓性都沒有?其實是自小養成的習慣,到了職場上仍然無法擺脫,受困在難以突破的人際關係中,郁婷自然很不是滋味,為什麼一聽到負面的話時,就真的不能控制,難道自己的EQ真的這麼差嗎?

  我相信郁婷的難題,也曾發生在你我身上,負面的話聽多了,整個人不自覺就抓狂起來,定不下心來,直覺認為都是自己做得不夠好。其實聽起來是負面的評語,所代表的真正意義可能有好幾種,其中一種是做得不夠好,必須要加油;而另一種只是宣洩心中的不舒服,所以不用太在意。

  宇青和郁婷卻有不同的處理模式,他始終將負面言詞當做改正點,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在三十秒之內全然釋放,一定要快速轉換成積極能量,想想看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?為什麼對方會說這樣的話?而我要用什麼方式改正,才能讓事情做對,並贏得對方的信任?

  宇青正面的思考模式反而引導他不斷修正缺失,學習最佳處世模式。「看你笑話的人,是根本不會說難聽的話!」

  「糟了!」一詞,可以很負面,但也可以很正面,關鍵點就在自己是怎麼想及怎麼做的。人無時無刻都處在險境之中,每一刻都有遇到不知如何化解的可能性,用負面情緒思考的結果,反而會讓事情愈來愈複雜,何不倒出所有不愉悅,然後再讓積極思考立即占滿空間,提振自己心情?

  「糟了!」不是真的那麼糟,而是要給自己預留「我很棒」的空間。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{轉}糟了 其實沒那麼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