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查看: 622|回復: 0

[轉]都市白領別讓手機依賴症吞噬心理健康

[複製鏈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慵懶
    2013-7-30 12:16 AM
  • 簽到天數: 15 天

    連續簽到: 14 天

    [LV.4]偶爾看看III

    發表於 2013-7-23 21:08:00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     久久健康網導讀:都市白領別讓手機依賴症吞噬心理健康。出門忘帶手機便“惴惴不安”,好像丟了魂一樣;當一段時間手機鈴聲沒響,就感​​到異常失落;刷微博、玩遊戲是睡覺前的必修課,否則怎麼也睡不著;公車上、飯局上、朋友聚會上,總是低頭玩手機…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,超過九成的人離不開手機。

      中國城市通信行為研究報告也顯示,62%的智能手機用戶在睡覺前玩手機;人們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機,這個比例高達75%。在中國近1.6億的手機擁有者中,患上“手機依賴症”的人數正在與日俱增。心理專家指出,這種對使用手機的失控行為,會導致生理、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受損。智能手機等設備正將使用者變成“屏幕奴隸”,在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壓力,由此導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隱患。專家建議,解決“手機依賴症”的關鍵在於找到生活重心,從充實自己的生活開始。

      每天睜開眼,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機;每天睡覺前,最後一件事是放下手機;你的QQ頭像,24小時亮著,永遠顯示為“手機在線”;你和朋友聚餐,偌大的飯桌前,大家沉默不言,每個人抱著一部手機在刷屏……你是不是這樣的“手機控”呢?

      控,出自日語,取complex(情結)的前頭音,指極度喜歡某東西的人。“手機控”就是有手機情結的人。心理醫生對這種因為使用手機行為失控,導致生理、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受損的痴迷狀態稱為“手機依賴症”。作為一種新型心理疾病,在中國近1.6億的手機擁有者中,患上“手機依賴症”的人數正在與日俱增。

      超九成人離不開手機,超六成人睡前玩手機

      有網站做了一項關於“你是否離不開手機”的調查,結果顯示,超過九成的人離不開手機。其中,學生族和上班族是對手機最依賴的人群。而如果必須要在手機和錢包之間作出選擇,選擇手機的人佔壓倒的多數。

      美國馬里蘭大學曾對10個國家的1000名學生做了一項名叫“無設備世界”的調查,讓他們在一天之內不使用包括手機在內的任何多媒體設備。結果顯示,離開了手機讓他們“坐立難安”。

      “手機,讓很多人萌發出'一日不見,如隔三秋'的感慨。”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陳祖輝表示,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,人際交往日益頻繁,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,這些原因使得手機成為大多數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,手機無形中在這些人的心裡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。

      而此前發布的一份中國城市通信行為研究報告中提到,人們玩手機主要是在瀏覽網頁、用即時通訊工具聊天、使用社交網站等,而在一天中劃分的11個時間碎片中,62%的智能手機用戶在睡覺前玩手機(非語音業務),此外,人們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機,這個比例高達75%。

      智能手機就像在使用者的身上套了一個氣泡,讓其和外界隔絕開。這樣的畫面也許你並不陌生:在飯桌前,十幾個朋友圍坐著,他們沒有海闊天空地聊天,而是都在玩手機。很明顯,這表現出來的是現實社交的障礙:要么可能朋友平時就沒怎麼溝通;要么就是過分使用手機,導致現實社交功能的退化;還有一種就是藉助手機來逃避現實面對面交流的尷尬。

      惠州市藍天心理科學普及中心主任、首席心理專家肖永柏表示,如果這種對手機的依賴行為不及時調整,可能會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況和正常社交。

      刷手機成睡眠殺手,睡前拖延易致抑鬱

      小林睡覺前一定要把手機放在枕頭旁邊,房間燈一關,手機屏就要亮,否則她就不知道怎麼睡覺。那睡前拿著手機幹啥呢?“刷微博,至少刷幾十頁,不刷不滿足。聊QQ,在Q群窺屏,要么看網絡小說,要是碰到特別好看的,能一直看到凌晨三點。”因為天天夜裡看手機,小林第二天眼睛總是很乾燥,風一吹還會流眼淚,但她就是放不下手機,早上醒來,手機常常壓在她身體底下。

      南京陽光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李培忠認為,睡覺前總是忍不住刷電腦、刷手機上癮,是一種自控能力的喪失。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,會對自己失望、自責,處在一種“應該睡覺”和“不能放下手機、電腦”的衝突矛盾中,會造成內心的攪動。時間長了會形成一定的情緒影響,易導致抑鬱。

      陳祖輝介紹,原本應該是睡覺的時間,但很多人可能玩興正濃,還在不停地刷微博、聊天,打亂了正常的生活規律,會導致第二天精神萎靡。有研究顯示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手機等會發光的電子產品,會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,生理週期將受到影響,並使睡眠處於淺狀態。人體生物鐘長期被打亂,則會影響新陳代謝、情緒、免疫力,導致疾病多發。

      無意識甘當“屏幕奴隸”,身心都埋藏健康隱患

      專家介紹,手機不僅使人易患上睡眠障礙,人們在玩手機的過程中還往往忽略了身體的疲勞感。事實上,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會造成眼疲勞;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會造成頸部、手臂肌肉疲勞;而長時間過度使用觸屏手機,會導致手部關節、肌腱損傷性症狀群,包括手指、手腕關節疼痛無力,動作不靈活等,形成所謂的“觸屏手”。

      智能手機偷偷延長了工作時間。英國特需​​理療師協會日前專門發布報告稱,智能手機在不知不覺中延長了使用者的工作時間,“無意識加班”時間平均達到2小時18分鐘。該協會警告,智能手機等設備正將使用者變成“屏幕奴隸”。超時工作的不良後果,除更易導致頸椎和背部疾病外,還在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壓力,由此導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隱患。

      手機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的“多任務”狀態。據介紹,長此以往甚至會讓人們患上類似“注意力障礙”的心理問題。在這種情況下,人的注意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,思維不斷被打斷,這大大削減了思考的能力,讓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。

      過度關注手機還會讓人處於應激狀態。外間的一切變化,隨時可以接收得到,讓人難以安定。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陽表示:“即使是在休假的時間裡,也與手機形影相伴,讓自己的行踪​​時刻掌握在每一個想與你聯絡的人手裡。其實這樣做並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。”

      豐富充實生活,為自己找到生活重心

      專家介紹,和其他類型的“上癮”相比,手機上癮的糾正更為容易些,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是個問題,並刪除一些“非必要”的軟件。必須要明白,手機只是一個工具,人是否被其奴役,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和選擇權。

      “中小學生自製力不強,家長應該加強監管。”陳祖輝表示,對於初中以下的孩子,家長最好不要給其配備手機;如果給孩子配了手機,應該嚴格控制其手機上網流量,並約法三章,如上課時間不許玩手機等。

      對於成年人,陳祖輝則建議應注意不要沉溺其中,通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,嘗試著離手機遠一點。“很多人上車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機來玩,其實完全可以靜下心來,看看車外,放鬆一下身心。”

      潘集陽表示,解決“手機依賴症”的關鍵在於找到生活重心,從充實自己的生活開始,盡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機上。“要多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與人交流,盡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,可以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,如聽音樂、郊遊、健身等。如果對手機依賴過於嚴重,就要去看心理醫生,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”

      預防過度依賴手機,還有網友支招道:“拿在手上會讓人時刻意識到手機的存在,不妨放在包裡,調一個響亮些的鈴聲,這樣既可以避免漏接電話,也可以減輕對手機的依賴。”類似的方法如嘗試斷網,換一個功能單一的非智能手機等,迫使自己減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等。(趙兵輝禹建)




    http://xinli.9939.com/zcxl/bl/2013/0426/1620572.shtml


    回復

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    本版積分規則

    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OK討論區

    GMT+8, 2025-7-3 07:24 PM , Processed in 0.208837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